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3:32 点击次数:79
追日剧的感觉,有点像翻看当代人精神状态图鉴——
《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》,女主伽菜子意外入职“神仙杀 手公司”,社 畜 生 存技能秒变专惩恶人的“天赋”。
荒诞设定下,故事活脱脱成了打工人的电子爽文。
(《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》)
《老公啊,你能去死吗》,大胆而夸张的剧名就像是家庭伦理剧的暴击版,在黑色幽默的外壳下,藏着最真实的疲惫与绝望——
或许只有抱着“期盼对方死掉”的念头,才能从婚姻与家庭的茧中挣脱,喘上一口气。
(《老公啊,你能去死吗》)
最近,一部NHK新剧开播,名字更扎心——
《想一个人死去》
ひとりでしにたい
女主绫濑遥,日本“国民女神”。
凭借《白夜行》《今天不上班》《仁医》等作品,摘得日剧学院赏三届“最佳女主角”,四届“最佳女配角”,演技毋庸置疑。
(绫濑遥)
本剧改编自同名漫画,原作被赞为“死与笑的融合——可以笑着读的终活搞笑漫画”,新剧也被冠上了“社会派终活喜剧”的标签。
那么,何为“终活”?
“终活”是“为生命终点而进行的活动”的缩写,指人们在意识到死亡临近时,为生命最后阶段做的各项准备,以及对人生的回顾与总结。
但剧中的女主角正值青年,既未年老也无重病,她为何会如此急切地进行“临终规划”?
01
焦虑
鸣海(绫濑遥 饰),39岁,未婚未育,工作稳定,拥有自购公寓。
下班之后撸撸猫,周末去看演唱会,为喜欢的男爱豆应援,享受着“不被家庭捆绑”的自由,堪称都市独居青年的理想模板。
但现实的巴掌来得猝不及防。
鸣海的姑妈一个人孤零零地死在了家里,去世一周后,因散发出的异味才被邻居察觉。
姑妈终身未婚,年轻时便在大企业工作,打扮时髦,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,儿时的鸣海一直把姑妈视作心中的偶像。
得知死讯,鸣海很伤心,更为姑妈感到惋惜。曾经光鲜亮丽的独立女性,最终落得个“孤独死”的结局。
想象一下,就觉得好可怜啊。
爸爸告诉鸣海,姑妈的死状比你想得惨多了。
她不是死在地板上,而是死在恒温浴缸里,洗澡水一直在加热。
与其说是尸体,不如说是“一锅汤”。
听了这话,鸣海不由得脊背发凉,胃里一通翻腾。
出人意料的是,爸爸话锋一转,竟将姑妈的死直接和“报应”画上了等号。
仿佛在暗示“不结婚不生孩子”就会招致人生的凄惨结局。
听着爸爸的“歪理邪说”,鸣海很想据理力争。
可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她身上,妈妈又催着鸣海去相亲了。
你看看,弟弟的孩子都5岁了,当姐姐的婚事还一点都没着落呢。
鸣海赶紧岔开话题,主动提出要保管姑妈的遗物。
妈妈大惊失色,忙说万万使不得,你拿了这些东西肯定结不成婚,以后也会像姑妈那样死掉。
鸣海无语,这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“厄运遗传理论”。
回到自己家,鸣海翻看着姑妈的遗物,睹物思人,心情有些沉重。
爸妈的话更像压在心上的石头,“不婚不育”就一定会遭到“报应”吗?
暂且不论是否会遭报应,他人的“嫌恶”却是无论如何都躲不掉的。
鸣海在姑妈的遗物里发现一个类似美容仪的物件,她带到公司向同事大姐请教,结果被告知这是女性按摩器。
独身女性正常的生理需求,转眼成了同事口中的“好恶心”。对方甚至掏出绢帕扇了扇,像是要驱散什么晦气。
一个女人,只因孤独地死去,既惊动了警方,又给邻居添麻烦,爸爸说是“报应”,妈妈说“拿了遗物会传染厄运”,还要被陌生人说三道四。
鸣海彻底陷入焦虑的情绪——大龄单身的自己,会不会和姑妈一样的结局?
鸣海“悟了”,既然不想重蹈姑妈的覆辙,那只有一个办法。
这位“坚定的独身主义者”决定改头换面,她注册了婚恋APP,一头扎进了相亲市场。
挥毫写下一幅毛笔字,以此自勉——我不想一个人死去。
02
打击
相亲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,系统根本匹配不到合适的男性,仅有的几个点赞也是“质量堪忧”。
鸣海暗自发愁:“难道我真的没人要了吗?”
好不容易匹配上一个,竟然是跨国恋“杀猪盘”。
鸣海要被气晕了。
这一边相亲的事还在原地踏步,另一边鸣海又遭遇当头棒喝。
年下男同事优弥(佐野勇斗 饰)向鸣海发问,为什么突然选择相亲。
鸣海回答得简单干脆,因为觉得“结了婚就能安心”。
对于这番说辞,优弥极其不理解,直言:这都2025年了,怎么还会有“女人结婚就能安心”这种陈旧落伍的观念。
接下来,优弥更是“大放厥词”,预言道:以鸣海的年龄和条件,在相亲场上根本毫无胜算。
这一番话说得鸣海哑口无言。
优弥仍在继续分析,即便有男性相中鸣海,多数也是“想找免费保姆”。结了婚,伺候完公婆,就要伺候丈夫,伺候完丈夫自己差不多也灯枯油尽了……
你这是想要“套娃式护理人生”吗?
鸣海越听越绝望,不过她还想垂死挣扎一下——孩子可以帮忙啊。
优弥颇为不屑:养儿防老,都已经是“都市传说”了,根本别指望。
再者说,生不生孩子,孩子能不能健康长大、能不能独立……未知的变数太多,没准到时候孩子回过头来啃你的老呢。
完了,鸣海的心拔拔凉。
优弥的话真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吗?
并没有,鸣海反而更焦虑了。尽管优弥说得很有道理,但眼前的问题是不结婚就会孤独终老,草率地结婚又好像对自己的人生不太负责任。
貌似无解,怎么办?
听爸爸讲了一些姑妈和自家人关系疏远的琐事,鸣海好像又“悟了”。
她把随手看到的一些育儿经验发给了弟媳,想借此和弟弟一家拉近距离——有亲情的陪伴,晚年生活起码不至于太惨吧。
结果,又被弟弟一顿吐槽。
不仅如此,从单身到开始相亲的转变,也成了单位同事们的谈资。
课长大叔的“好心”规劝更让鸣海感到十分不适。
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。
她快崩溃了,从前那个享受单身生活、自在潇洒的鸣海已然消失不见了。
困境,让自己看起来“很傻”,简直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。
03
选择
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(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9%),也是单身率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。
这种“双高”叠加,让“独居者养老/送终”成为社会痛点。
在日本,每年约有6.8万老人“孤独死”,这样的数据难免会让一些独身主义者开始焦虑。
就像剧中的鸣海一样,姑妈的离世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——继续单身,还是找一个伴侣?
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,她也曾感到气馁:明明在很努力地生活,为什么还是这么难呢?
这时候,剧情巧妙转折,不再继续贩卖“不婚必惨”的焦虑。
这正是本剧的高明之处——它没有停留在“孤独死”的恐怖叙事层面,转而通过鸣海的不断领悟,最终触及内心的真实——
我并非“不想一个人死去”,而是渴望在独自生活中体面谢幕。
不必轻易地否定现在的生活方式,也不要因为害怕“孤独死”就盲目地相亲。该去思考的,是如何在享受人生的同时,也能做好未来的“临终规划”。
本剧与近期的高分日剧《吃饱睡足等幸福》形成微妙互文。
两部剧的共通点在于,都否定了以事业、婚姻等“社会KPI”作为丈量人生唯一标准的世俗观念。
幸福,不应该靠别人来定义。勇敢地直面内心,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才是最重要的。
《吃饱睡足等幸福》传递的是“如何在低谷中好好生活”,新剧《想一个人死去》则促使我们反思:“如果终将独自面对死亡,此刻该怎么活?”
(《吃饱睡足等幸福》)
本剧主题稍显严肃,但一些漫改风格的段落仍是笑料不断,绝对值得追。豆瓣开分7.6,目测会上涨,期待后续剧情的发展。
它是否会成为又一部“清醒剧”,替我们解答生命中那些不敢直面的问题呢?
或许,在鸣海对“终活”的探索中,我们也会得到更开放的答案——
“终活”不只是“为死做准备”,更是某种意义上的“为活找方向”。
图源于网络
软饼干 / 作者